煎餅果子是富有濃郁津味兒的傳統(tǒng)市民小吃之一,也是天津人早點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。生活在南方城市,平時很難有機會享受到這一口美味,路邊小攤兒又擔心食材醬料的不衛(wèi)生,一切都不如自己動手來得衛(wèi)生又可口。
煎餅果子/資料圖
據(jù)說地道的煎餅果子不用白面,一定要用綠豆面,越純越好。有的商販把小石磨搬到推車旁,一邊磨一邊做,吊足了食客的胃口。煎餅攤好抹上各色醬料,濃濃的綠豆面香和雞蛋清香撲葬而來,咬上一口,幸福感油然而生,自舌尖流向心田,滿滿的都是愛。一天美好的心情就從這金黃燦燦的煎餅果子開始吧。
煎餅果子的種類:山東煎餅果子和天津煎餅果子
二者區(qū)別:
1.天津的是煎餅果子,不能簡稱煎餅。是一種小吃。
一般用綠豆面和小米面按一定比例兌成糊糊(講究一點的泡綠豆和小米用石磨磨漿子),澆在鏊子上攤成的,一般都會在加一兩個雞蛋,撒點蔥花、香菜末,然后刷甜面醬、辣醬。除了煎餅皮兒之外,馃子(油條)也是重要組成部分,天津的煎餅果子可以卷馃子,也可以卷馃篦(北京叫薄脆)。
天津的煎餅馃子攤通常有搭檔同時炸油條,或者挨著油條攤子,所以卷進煎餅里的油條絕對不會軟塌塌還吃不動,就算不松脆了也起碼是松軟的。
2.山東的煎餅,是一種主食,可以代替米飯、饅頭。山東并非所有的地區(qū)都吃煎餅,以前主要集中在泰安、萊蕪、臨沂、日照(上世紀90年代前屬臨沂)幾個地區(qū),大約是膠濟線以南、津浦線以東的魯中、魯東南地區(qū)。魯西北的德州人很多都沒見過煎餅,而青島、濰坊更喜歡杠子頭火燒。
山東煎餅用的材料是雜糧,在生活困難時期以地瓜、高粱、玉米為主,現(xiàn)在各種材料的都有,大多用面粉攙兌一定比例的雜糧,以保障口感。山東煎餅吃起來有糧食的甜味,單獨吃算不上什么美食。
“煎餅卷大蔥”是對山東煎餅的一個誤會,卷大蔥、抹面醬那是生活困難時期不得已的選擇,那時候還有地方吃個蒜瓣就算是一道菜呢?,F(xiàn)在一般吃煎餅都會配炒的比較細碎的菜,煎咸魚、芹菜肉末、漁家小炒、小炒肉、炒土豆絲、蘿卜絲等都可以。也有豆腐、生菜、苦菜蘸醬卷煎餅的,都是個人口味。煎餅里卷一棵大蔥吃,現(xiàn)在擱到山東也是稀罕事兒了,小蔥下來的時候倒有加醋油辣椒涼拌了卷煎餅的。
煎餅果子的由來:
相傳清朝末年,在山東省內(nèi),一人綽號老刀。擅長十八般武藝,比較擅長使刀,可謂是出神入化,無人能及。老刀本人是個小生意人,是一個很溫順的人,是一個非常講究武德的人,是一個很有耐性的人。一日,老刀在家中午休。突然門外傳來嘈雜的打斗聲。老刀側側身,打斗聲更加慘烈。老刀起身,抿了抿睫毛,走出房門。兩個壯漢正在捶打一個瘦弱的老漢。老刀實在看不過去,大聲喝住兩個壯漢。“你敢管閑事?”“路不平有人鏟,事不平有人管。兄弟,為何欺辱一個老人呢?”兩個壯漢看看老刀笑了,“那你來管吧。”說著,一拳直撲老刀的面門,老刀也不含糊,側身躲過拳風,回手劈出一掌。壯漢揮臂撞開,另一壯漢飛起一腳,正想踢中老刀前心。老刀一看,心念這我要是被踢到,必然會被二人按倒在地,到那時我非死即傷,學武之人豈能受此侮辱,好!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,老刀怒向膽邊生,倉啷啷抽出腰中寶刀,三下五除二將兩個壯漢斬殺。當老刀冷靜下來,思考發(fā)生的一切,后悔已經(jīng)沒有用了。老刀失去了自己熟悉的家園。開始了背井離鄉(xiāng)的逃亡生活。
一日,老刀實在饑餓難忍,看到手中的一小袋面粉和撿來的兩根“炸秦燴”,心中思索著如何飽腹。這時,老刀看到對面走來一人,看面相,就知道此人必為奇人。那人手中握著一個饅頭,但其上有八摺。老刀問“此為何物?”那人答曰“包子,我用面粉和肉裹起來做的,看你腹中饑餓,咱們一起起灶吃了它把。”老刀這時有所沉思。他的刀在陽光下,發(fā)出刺眼的光芒。老刀暗想,他做了包子,我就不能想點別的什么的?老刀想到了餅,想到了煎餅。刀片子就是火灶,趁著余熱,老刀將面湯倒入刀面,即刻成型。老刀心頭釋然,欲吃,又想到煎餅卷大蔥。于是,將撿來的“炸秦燴”包入其中。由于饑餓,老刀三兩口吃了一大半。回味產(chǎn)生了,如果有醬,辣醬,一定更有滋味。老刀構思著,應該起個名字,叫什么好呢?“煎餅。。。裹著。”恩,就這么叫了。
這就是煎餅果子的前身,“煎餅裹著”。它起源于我們青島,由于老刀比較后定居于天津衛(wèi),加上語言上的音變,就讀成了“煎餅果子”。據(jù)傳,老刀一直在叫“煎餅裹著”。